email to friend  轉寄好友   如果您想將影片加入您的部落格和網頁的首頁,請按下面的連結以複製原始程式碼。  原始程式碼   列印

比利時根特的學校開始實施週四素食日

5個月前的5月14日,有前瞻思想的比利時根特市成為世界第一個為減緩氣候變遷,消除世界飢餓,增進人民健康,改善動物福祉,而訂定週四為素食日的城市。根特市議會鼓勵所有學校,為所有兒童提供素食。

環境與社會局局長巴薩扎(Tom Balthazar, Secretary fo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ffairs):「我們城市的小學,從9月1日開始,週四將會提供素食。」

這運動立即獲得根特市民的熱切支持,同時也引起國際媒體和城市的興趣。這運動是由比利時最大的素食協會「道德素食新選擇」(EVA ,Ethical Vegetarian Alternative)所構思推動。這個月學校以慶祝活動正式開始實施「週四素食日。」

揭發更多肉食有害健康的資訊

美國電視名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主持一個專題座談會,「牛肉:安全堪虞」(Beef: Safe or Scary)節目,邀請營養師及牛肉食品業界代表,除了他們以外,他也訪問幾位媽媽及一位祖母。這祖母有幾個孩子死於出血性大腸桿菌(E. coli 0157:H7)。這是一種在動物腸內發現的致命性細菌。一位專家指出,屠宰過程中,動物體內的大腸桿菌極易從傷口溢出或經由牛皮上的排泄物質傳播。討論結果更顯出肉食對人類健康有極大的危害。研究人員發現體內只要幾個細胞受大腸桿菌感染就可致命。在骯髒的養殖場裡,只要有一隻豬滋生致命流的流感菌株,如豬流感病毒,後果就不堪設想。

目前全世界疫情,自09年4月迄今,豬流感已奪走4703條人命,幾乎每天都有新死亡病例。南韓報導第15例豬流感死亡病例,香港出現第30例,以色列32人不治,約旦出現首例死亡病患。加拿大一項新研究發現,因感染豬流感被送入加護病房者死亡率達1/6,其中76%是婦女。溫尼伯健康科學中心(Winnipeg Health Sciences Center)重症照護專家庫瑪博士(Dr. Anand Kumar)表示:「值得觀察的是,這些人怎麼病的這麼嚴重,這是我在ICU從未見過的情形。」冰島也報導需轉入加護病房的患者增加,冰島衛生局首席流行病學家表示,豬流感病例已增至3000例,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3萬至6萬之間。
http://transcript-xs.cnn.com/TRANSCRIPT-xS/0910/12/lkl.01.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9/10/04/health/04meat.html http://www.cnn.com/2009/HEALTH/10/13/lkl.meat.infection/
http://www.foodsafetynews.com/2009/10/larry-king-explores-food-safety-meat/
http://www.wam.org.ae/servlet/Satellite?c=WamLocEnews&cid=1248235932139&pagename=WAM%2FWAM_E_Layout&parent=Query&parentid=1135099399852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2710.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237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1985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185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215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485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10/13/content_12221904.htm http://www.prensa-latina.c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25371&Itemid=73
http://edition.cnn.com/2009/HEALTH/10/13/swine.flu.checklist/index.html?iref=24hours
http://www.financiarul.ro/2009/10/13/romania-8-new-swine-flu-cases-in-a-week/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technology/science/severe-flu-strikes-healthy-younger-women/article1321178/
http://www.thespec.com/News/CanadaWorld/article/652402 http://www.icelandreview.com/icelandreview/daily_news/?cat_id=16539&ew_0_a_id=349579

全球暖化導致北美馴鹿的數量減少

根據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員的調查指出,加拿大及西伯利亞苔原地區的北美馴鹿群(caribou, or reindeer),即歐亞北極的馴鹿群(Eurasian Arctic)銳減數10萬隻。作者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環境惡劣導致馴鹿數量的減少,包括凍暴風雨讓馴鹿賴以為食的苔蘚減少。加拿大西北地區監測一群馴鹿,在2006年時原本為12萬8000隻降到現今約10萬隻。省級環境天然資源部部長米爾騰貝格爾(Provinci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Minister J. Michael Miltenberger)說:「目前情況不會好轉,沒有任何好消息,沒有恢復的跡象。」

清海無上師憂心動物芳鄰的困境,08年8月她在與加拿大世界會會員的視訊會議中,分享她的真知灼見,建議人們應有的行動。

清海無上師:「他們已盡力敲響警鐘,用疾病警告人,甚至大規模死亡。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聽。他們試著幫我們,我們卻殺害他們,這是很難過的事。我們人類必須盡力而為。不是等動物幫忙。他們已經不斷死去,每天有許多動物死掉。自然界還有很多警訊,很多動物示警,但是我們必須聆聽。問題不在動物,在於我們。我們只能提醒大家要吃素,要善待動物,只有這樣能保護牠們。」

簡單的選擇可以改變世界

原本繼承家族養豬事業的駱鴻賢(Luo Hon-Xian)先生決定停止這種會破壞環境殃及家人的工作,如今他吃純素,開始種植有機蔬菜。他說他感到更平和,也更健康快樂。駱先生近日在福爾摩沙(台灣)台中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中,分享生活改變的故事。

駱先生:「我本身是養豬戶,我現在轉為素食。這場研討會對我來說意義非常的重大。我希望利用我小小一個故事,可以讓還正在從事畜牧業、養殖的人、還沒吃素的人可以看到我這樣子的改變,跟著我一起改變。」

清海無上師常鼓勵畜牧業者轉型並由政府補助他們,改從事有機純素農業,地球、人類和動物才得以存續。會議的榮譽貴賓清海無上師稱讚駱先生是加入有機純素耕作的新典範。

清海無上師:「你決定停止養豬,並且改吃純素,真是好極了!甚至轉行當有機農民,這麼快就越變越好,令我印象深刻。你甚至還開始大力宣揚愛護動物,大力宣導愛護動物,鼓勵其他畜牧業者也轉行種有機蔬菜。你內心很坦然知道自己
已不再助長殺生,那種惡報正在向世界索取代價。恭喜你,也謝謝你作了慈悲的選擇。你問:我們應該毅然捨棄什麼才能拯救地球?駱先生,這個答案你已經知道了。你自己在生活上所作的歷史性決定,放棄殘酷的動物養殖、放棄肉食,改當有機農夫,答案你已經知道了。就是要放棄肉食,種植有機蔬菜,非常簡單!不用改變很多,這要求對任何人,一點都不過分。只要放棄肉食,世界就會變成天堂,我們就能繼續保有這個世界,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阿拉斯加企業家發明可攜式地熱發電器

阿拉斯加企業家伯尼卡爾(Bernie Karl)發明一種可攜式地熱發電器,利用地熱發電,減排又省錢。一個發電器一年產生的永續電能,可供250戶用電。
http://www.cnn.com/2009/TECH/science/10/13/geothermal.resort/index.html?iref=24hours

美國設計一種新太陽能光電板

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 Company)設計一種新太陽能光電板,運用標準瀝青瓦材料,成為屋頂的一部份,因此降低安裝成本。

美國的極光飛行科學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BAE系統公司BAE Systems)、CS德雷柏實驗室(CS Draper Laboratory)、內華達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合作研製太陽能飛機輔助氣候研究和天氣監測,飛行高度達6萬英呎,能持續飛行5年。
http://chattahbox.com/technology/2009/08/21/new-aircraft-uses-solar-power-can-remain-in-sky-for-five-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