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在澳洲造成許多人喪生 - 2009年4月16日  
email to friend  轉寄好友   如果您想將影片加入您的部落格和網頁的首頁,請按下面的連結以複製原始程式碼。  原始程式碼   列印

熱浪在澳洲造成許多人喪生

根據維多利亞省衛生總監卡尼醫師(Dr. John Carnie)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維多利亞省今年1月26日至2月1日之間死亡率增加62%。在短短1週內,比平常氣溫高攝氏15度的不尋常氣候,使得多達347人喪失性命,最高氣溫曾達到攝氏45.1度。大部份受害人是較難適應氣溫劇變的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為因應此問題,維多利亞省政府宣佈擴大登記措施,來監控與確保獨居老人的健康。我們很悲痛得知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造成的極端氣候,使許多人喪生。願人類關懷守護地球,恢復溫和與穩定的大自然。2008年8月17日在與澳洲世界會會員進行的視訊會議中,清海無上師再次傳達素食為解決全球暖化問題的重要方法。她也對全球採取素食及時能拯救地球表達樂觀。

清海無上師:「一旦到達無法挽救的極限點,就會一直走下坡,再也無法改變什麼了,那時做什麼都沒用了。也許沒人活得了或者很少數人能1小撮人活下來,因為他們有功德。不過他們要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生活,也是很困難。我希望不會到這種地步,現在還不用講這個,因為我們還有時間。希望我們能夠改變,避免災難發生。我真的懷抱希望,對此很樂觀,我感覺人們會改變,我們能避免災難,不止是澳洲,而是世界各地。我感覺人們會改變,大部分的人會改變,我只需要世界2/3人口吃素,我們就能拯救世界並修復地球。吃素的人會充滿富足、愛心和慈善,快樂居住在這地球上。」
http://www.theaustralian.news.com.au/story/0,25197,25300962-23289,00.html

著名的記者表示需要重大行動來解決氣候變遷

國際知名的加拿大記者與作家格溫戴爾(Mr. Gwynne Dyer)是最近1個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研討會的主講人,他談到全球暖化在地緣政治上的涵義。戴爾先生表示氣候變遷比任何人能預期的更加速發生,必須立刻以公開與公平的態度來討論以避免潛在的衝突。他對全球糧食短缺表達憂心時表示︰「那些無法餵飽人民的國家,即使有錢也將無法用錢逃開困境。」
http://en.wikipedia.org/wiki/Gwynne_Dyer

科羅尼亞湖可望復原

古科羅尼亞湖(Lake Koroneia)位於希臘北部薩羅尼基(Thessaloniki),如今湖面縮小已失去原有的風貌。1968年的蓄水量1億3千萬噸到1996年僅剩2千萬噸,原因是降雨量減少和農業灌溉抽水過度。化肥逕流和魚源枯竭也產生缺氧死亡區,導致湖內昆蟲、蛙類和其他水生物大規模死亡。薩羅尼基大學(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土壤科學教授薩里迪斯博士(Dr. Yiorgos Zalidis)正領導進行湖泊復育工作,開挖一條溝渠引流自附近另一個湖泊,水位可望大幅上升,規劃於湖末端的四處溼地也有助於完全恢復湖濱生態。
http://www.speroforum.com/a/18809/The-death-of-a-lake-in-Greece

紐西蘭學校開闢菜園促進身心健康

紐西蘭格倫因斯(Glen Innes)塔瑪基小學(Tamaki Primary School)發表報告,自從學校開闢菜園並提倡健康飲食後,學童的專注力大為改善。奧克蘭區衛生局營養科撥款贊助開闢菜園,由學童照顧並採收供學校餐廳烹煮,也送給低收入家庭。該校校長漢薩爾(Corinne Hansell)說:「健康飲食花費不小,我們讓家長明白自行耕種就有大量的食物可煮,十分便宜。」真是有益的計畫!
http://www.infonews.co.nz/news.cfm?l=1&t=76&id=30840
http://www.3news.co.nz/News/Veggie-garden-improving-bodies-and-minds-at-Tamaki-school/tabid/209/articleID/99587/cat/41/Default.aspx#top
http://www.letsbeatdiabetes.org.nz/page/diabetes_135.php

美國鼠兔恐滅絕

全球暖化氣溫漸升,恐造成生活在北美西部高山岩礫區的美國鼠兔滅絕。
http://news.aol.com/article/imperiled-pika/414237

尼泊爾面臨糧食短缺

尼泊爾農業合作部(Nepal’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operatives)部長宣布今年由於人口成長和持續乾旱,全國75區中,41區面臨糧食短缺。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4/11/content_11168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