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to friend  轉寄好友   如果您想將影片加入您的部落格和網頁的首頁,請按下面的連結以複製原始程式碼。  原始程式碼   列印

美國地質調查所指出海洋累積致命的水銀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US Geological Survey)的報告指出,工業散播在空氣中的水銀被吹向海洋,汙染了全球的海域並進入海洋生物體中。之前的研究已經證明人體75%的水銀來自食用的海洋動物,如魚和貝類。美國地質調查所更進一步發現,海洋中的水銀自90年代中期至2006年已經增加30%,且似乎會更增加。水銀的毒害包括損害或甚至摧毀神經組織,甚至會由懷孕婦女傳給她們的子女,造成終身的傷害。水銀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也同樣嚴重,包括生長遲鈍、身體畸形與壽命縮短等。美國內政部長沙拉薩(Ken Salazar)讚揚這份報告的廣度時說︰「我們都已經知道,水銀會造成威脅,現在我們需減少排放水銀,如此我們能降低海洋水銀的濃度。」2008年7月,在福爾摩沙(台灣)舉行的「感動共享之旅」視訊會議上,清海無上師提醒與會的政要與來賓,需要過環保的生活以確保海洋動物的健康。

清海無上師:「野生動物也有同樣的遭遇,因我們也把化學物品農藥、殺蟲劑從下水道排入河川、湖泊、海洋,所以失去了很多珍貴的物種,失去很多「我們」,因為他們就是我們。我們也失去自己同類,這些有毒物質害許多人喪命,甚至是源自於農業,我們還沒清醒過來。所以我們必須保護環境,野生動物能照顧自己,如果環境友善有益於健康的生活,野生動物絕不會生病,野生動物不會有問題。」
http://yosemite.epa.gov/opa/admpress.nsf/d0cf6618525a9efb85257359003fb69d/577aada113bdd840852575a900660baf!OpenDocument

詹姆士韓森博士就氣候變遷對大學學生發表演說

這位美國航太總署(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氣候科學專家,最近造訪多所大學發表演說。他指出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可能造成的許多災難,並表示他挺身拯救地球不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是為未來的世代。韓森博士(Dr. Hansen)表示︰「我們有義務把相等或更好的環境,還給子孫。」研究指出目前的二氧化碳含量是385PPM,他表示安全的水準約是350PPM,迅速減少排放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是他演講的重點,他造訪的學校有: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佛蒙特州的密德貝利學院(Middlebury College)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http://www.deseretnews.com/article/705300291/NASA-scientist-warns-of-climate-change.html
http://www.middlebury.edu/about/pubaff/news_releases/2009/pubaff_633758241602324350.htm
http://www.nyas.org/snc/calendarDetail.asp?eventID=14585&date=5/2/2009%209:00:00%20AM

三星向印度推出更環保液晶電視

韓國三星(Samsung)電子公司是首家向印度市場推出高畫質背光液晶電視,比傳統的液晶電視更環保,它重量少了70%,節能提高逾40%。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5/04/content_11309503.htm

英倫敦舉辦氣候變遷緊急峰會

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殿下在英國倫敦舉辦「氣候變遷緊急峰會」(May Day Summit on Climate Change),會中倫敦市長詹森(Boris Johnson)承諾撥款450萬美元,在全市創造10個低碳地區及環保工作。
http://www.edie.net/news/news_story.asp?id=16388&channel=0&title=London+to+get+'flagship'+low+carbon+zones

美將實施全國性永續能源計劃

美國內政部提撥3億美元給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以實施全國性的永續能源計劃。
http://www.globalgoodnews.com/government-news-a.html?art=124132429229310404

歐盟與日本制定新減排標準

歐盟和日本達成協議合作制定新的減排標準,以取代原來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5/05/content_11313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