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to friend  转寄好友   如果您想将视频加入您的博客和网页的首页,请按下面的链接以复制网页代码。  网页代码   打印

悠乐(越南)海岸的生物多样化凋零

悠乐的珊瑚礁提供海洋生物营养,保护居民免于天灾。但依据悠乐海洋与岛屿总局(General Department of Sea and Islands),污染和捕鱼等活动已破坯悠乐80%的珊瑚礁。此外,海洋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森林砍伐、农耕方法和都市开发,使得保护海岸线和淡水供应的红树林大量死亡。从1990年的25万5,000公顷,减少至今日的15万5,000公顷,这也增加土壤盐化与污染淡水的风险。2008年5月韩国首尔(Seoul)举行的「紧急求救!全球暖化国际会议」(SOS!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Global Warming),清海无上师开示一旦了解我们的行动所造成的破坯,我们能改变行为展现关怀来恢复环境。

清海无上师:「我们残杀动物邻居,我们破坯环境滥垦滥伐,破坯水源和空气。要解决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必须要改变行为,必须要善待动物,必须照顾他们,而非残杀、虐待他们。必须重新造林而非滥垦滥伐,照顾现有的环境,使用环保永续能源,而非污染地球和空气,必须扭转。」
http://www.monre.gov.vn/monreNet/Default.aspx.tabid=259&ItemID=62677

威尔斯发现红松鼠

曾在13世纪很普遍的罕见红松鼠,在康布连山(Cambrian Mountains)附近偏僻的森林中被发现。BBC野生物基金会(BBC Wildlife Fund)与威尔斯乡村委员会(Countryside Council for Wales)的员工和志工发起一项计划,调查红松鼠数量并寻找方法进一步保护红松鼠。威尔斯乡村委员会生物多样化官员暨威尔斯中部红松鼠计划(Red Squirrel Project)的成员依莎贝尔马丘(Isabel Macho)说∶「我们非常幸运有红松鼠在我们森林中。走在苔维森林(Tywi forest)让你感觉正与我们最特殊的哺乳动物分享森林。」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172146/Colony-rare-red-squirrels-discovered-remote-Welsh-forest.html
http://www.telegraph.co.uk/earth/wildlife/5189805/Red-squirrels-with-unique-genetic-code-under-threat.html

英国电讯屋数据中心为住家供热

电讯屋(Telehouse)在英国伦敦的西部电脑数据中心,获大伦敦管理局(Greater London Authority)批准为当地船坞社区住家提供热气,这将使电讯屋提供900万瓦电力时,每年也能同时减少1,100多吨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排量。继欧洲发起热转换计划,英国首次发起这样的计划,以瑞士为例,IBM数据中心就利用馀热为社区的游泳池提供暖气。
http://www.goodnewsnetwork.org/business/general/data-center-heats-homes.html
http://www.datacenterknowledge.com/archives/2009/04/15/telehouse-to-heat-homes-at-docklands

新加坡学生打造零碳排车

新加坡研制了第一辆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子KRUCE(Kent Ridge Urban Concept Ecocar)。它将在下个月与来自37国65支队伍参加壳牌环保马拉松赛(Shell Eco-marathon)。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学生,以铝和碳纤维等轻巧材质打造这辆斥资4万美元的车子,其时速可达40公里。该车只排出水,其能源效率是石化燃料的2倍。
http://www.straitstimes.com/Breaking%2BNews/Singapore/Story/STIStory_366352.html

「未来之树」种下6,500万棵树

美国「未来之树」(Trees for the Future)20年来已种下6,500万棵树协助土壤保持水分,避免土壤侵蚀并恢复地下水位,使农夫了解改善土壤和作物品质的方法。
http://ecoworldly.com/2009/04/21/65-million-trees-planted-and-counting

打造新式混合发电站

德国将打造一座新式混合发电站,不仅利用风能,还能把多馀电力以氢的形式储存起来,为住家提供电力。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195840,00.html